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男丁格尔”数量大增的背后
时间: 2017-09-14 15:40:00 来源: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据浙江在线报道,今年是浙江省新高考第一年,按专业填报志愿的新政让该省高考生有了更多兴趣主导选择的机会,也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曾经被女生“霸屏”的护理专业,今年喜迎大批“男丁格尔”。

其中,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招到了329名男生,比去年多了将近100人;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本科招收了44名男生,占该专业总人数的11.46%;浙江树人大学“破天荒”地招到7名护理专业的男生……这虽然只是浙江一个省的统计数据,但这份来自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可管窥到一个可喜的现象:传统观念中的工作“性别属性”正趋于淡化,职业性别隔离已逐渐被打破。

曾经,护理专业被视为“男性的禁区”,缘于性别刻板印象观念认为,女性天生温柔细致,会体贴人,富有亲和力,擅长扮演安抚者、照料者的角色,这种所谓的“女性气质”与护理工作的要求高度契合;而男性则与生俱来就具备刚强果敢、豪放粗犷的“男性气质”,最适合扮演领导者、权威者的角色,而非照料者。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男性被隔离在外,护理专业成了女性的“专属”。不仅护理行业,家政服务、幼儿园老师以及大多数服务业都是“女儿国”;而司机、搬运工等体力劳动以及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名声和强调专业的职业,则成了“男性独享”。

这种基于“男外女内”性别分工模式之上的性别职业隔离,将男女劳动者分别限制在各自传统的职业中,使他们难以进入被视为“另一种性别的工作”,从而不能自由、合理地流动,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不仅关系到两性职业发展是否能够得到公平的起点和机会,而且制约着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优化组合,导致整体效率下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说,这种隔离对哪一种性别而言,都是伤害。

如今,浙江高校“男丁格尔”数量的大幅上涨,根本原因是出于就业形势良好的现实驱动力,这足证社会对于护士职业的性别隔离观念正在逐渐松动,原本密实的樊篱已经显现缺口,越来越多有志于此的男性得以突破固有界限,进入这一行业。正如“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种观念的变化与进步必将会引发连锁效应,带动各种职业性别隔离逐步被打破,从而让男女劳动者得以在各行业间自由流动,有助于实现两性职业公平发展。

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可喜的进步并行相悖的,还有错误的观念。有专家认为,男性不仅“体力优势明显”“应急能力更强”“承受压力和心理素质方面有优势”,而且“能够较好地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比女性更能胜任护士工作。事实上,科学研究早已证明,女性无论是在应变、抗压及心理素质方面,还是在平衡事业与家庭能力上,都不逊于甚至优于男性。从“女性专属”变成“男性专属”是另一种不公和谬误,我们必须警惕这种基于性别偏见与歧视的矫枉过正。

任何一个职业,都不天然具备“性别属性”。消除职业性别隔离,基本和前提在于加强相关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完善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并普遍化。同时,加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和树立文明进步的性别平等意识,抵制和消除对两性就业的歧视和偏见,为两性平等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当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必在意自己的性别,不必担心世人的眼光,才是真正的平等。

责任编辑: 研究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吉林省妇女联合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