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成才 > 姐妹讲坛
微时代带来的微生活,今天你微了吗
时间: 2016-06-01 09:36:00 来源:

当驴友们到处寻找WIFI,向朋友们展示旅游照片;当吃货们找到美食,抑制不住拍照向好友推荐;当部门每次的例会和业务交流从会议室转到手机上进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知不觉间,被周围的人们裹挟着,也带动着更多周围的人,跨入了“微时代”。

微,所投入的或许只是点滴成本:车上卫生间里的一心多用、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都可以被微所覆盖、所充实。微,让表达门槛变低: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很多平凡的人生在微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微,可弥合人际距离:现实的沉默让位于网络的热络,曾经天各一方,而今朝朝暮暮;曾经以邻为壑,而今鸡犬相闻,难免让人浩叹“网络让世界变小”。

  从微博、微信到微小说、微电影,从微祝福、微请客到微旅行、微公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俨然跨入了“微”时代,各种各样的“微”元素,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微”不了的。

一、一种改变 科技便捷生活到处是“微脚印”

衣食住行,有“微”更妙

“微”观念普及,“微”元素盛行,得益于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技术支撑。140个字或1分钟语音的表达与交流中,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也可以照见观点、启迪思想。形式更便捷、平台更广阔、个性更张扬,因而聚拢了更多人气。

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微信用户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 亿,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 万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 亿左右。

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随处发现有人正在使用微信,它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有了微信,身在国外的孩子可以通过微信与父母联系,节省了不少的电话费;有了微信,可以在一次会议或一场聚会中“面对面”建群,将可能速不相识却有共同特性的人联系在一起,想与谁交流,@一下他,马上就会有回应;有了微信,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心情、感悟等与大家分享。

今年过节流行啥?除了传统的发红包外,网上“抢红包”也在近两年流行了起来。一张“抢钱时间表”在网上广泛传播,抢红包的主体从70后至00后向每一个手机用户蔓延,连大爷大妈们都按捺不住悸动的心,抱着“马上发财”的愿望,纷纷开始了抢红包之“战”。

有网友说,抢红包已经完全摧毁了自己的价值观,过去在路上掉1毛钱我可能都懒得弯腰去捡,现在为了几分钱的微信红包24小时盯着手机,超过2元我就觉得运气太好了,超过5元我觉得是一笔巨款,超过10元我整个人就窒息了…其实抢红包教会了我们勤俭节约。

好多人如今成了“手机控”, 借助于微博、微信等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买东西的时候,用微信扫条码,可以分真假,也可以比价格。通过微信呼朋唤友到饭店小聚,网上团购餐厅,饭后,使用手机代驾APP寻找了代驾。这在之前,使用打车软件,上下班充当顺风车载客,避免了车内资源浪费不说,来回的油钱都可以节省了。通过手机还可以购买火车票,更方便的是,如果你购买的是高铁车票,都可以不用去排队打印车票,凭身份证和手机里的订票短信就可以进站乘车,非常方便。可以订餐(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可以网购(淘宝、京东、唯品会等),从朋友开的微店购买世界各国的代购商品,甚至也可以通过余额宝、财付通理财。

对于喜欢旅游的人,可以通过手机订打折机票,订快捷酒店,用电子地图安排旅游线路,网上购买景点门票,如果觉得繁琐还可以打开途牛、携程等APP拼单加入旅游团,吃住行游一条龙服务,拍一拍照片,在自己的朋友圈晒一晒,既是记录,也是分享。

    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的动力是什么?据调查,除了共性的“货币”,多数人回答就是“抢车位”,我们门前的车位少之又少,不早早的占上就会面临在北安路和文化街一圈一圈绕的恶运,实在没有合适的车位就在车窗前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他人联系挪车,但手机号毕竟是隐私,有些商家可以通过这些资源向你推荐商品,去年江苏警方推出了一个微信挪车,扫一扫就可以通知他人挪车,可以免费短信和语音通知车主来挪车,整个通知过程不超过5秒钟,而且双方的电话号码都是保密的,在系统里面都是经过了加密,保证大家的信息安全。

    阅读充电,无“微”不至

 “用140字左右的文字实现即时分享”的微博用户,它的月活跃数(MAU)已经达到2.12亿人。

 有人说:“读书看报都太奢侈,对我来说,刷刷微博就已经很幸福了。”所说长春市纸媒去年全年的营业额较前一年比缩减了70%,手机阅读已经逐步替代了纸媒,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纸质简装书,我国国民能接受的平均价格为13.67元,如此价格,购买1本纸质图书的钱,可以读到4.1本付费的电子书。忙于事业的人们,生活、精神压力大,通过一条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博,来了解时事动态,了解新闻时尚,了解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阅读方便,内容新鲜。刷微博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所有空闲的碎片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让人们感到便捷的同时,也觉得充实。

  微信和微博因为用户量大,且其中不乏专家,有时候能起到“智囊团”的作用。一个年轻的妈妈说“我家宝宝一两个月的时候,碰到长湿疹,红屁股等这类问题,去医院太兴师动众,光看着又干着急,我就在微博、微信里找有过相同经历的‘妈妈’们请教,效果挺好的。”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新事物,只要简单操作、稍作等候,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回答,就像随身携带百科全书一样便捷。

 微访谈,与传统访谈不同的是,舞台变成了广阔无边的网络,《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进行回答,真正做到了嘉宾与网友之间的零距离交流。今年1月29日全国妇联运用网络及新媒体直播形式,在人民网举行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启动仪式,所有电脑用户和手机用户都可以连接观看,参与互动,就像自己身在演播大厅一样,非常直观。

微电影: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 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投资规模也从几千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不等。

    会议讨论,“微”而不“烦”

  在工作中利用微信来沟通交流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在出差时、在休息时使用微信群来开视频会议能够使工作更有效的进行,微信建群一共有三种方式:添加朋友进群、面对面建群和雷达加朋友建群。添加朋友进群适用于群友都是群主的好友,面对面建群适用于会议建群,大家都输入同一个四位的密码就可以进群,雷达建群需要每个要进群的成员同时开启雷达,就可以互相搜索到加入群里。点击群内的“语音聊天”就可以召开视频会议啦,如果有文件需要共享可以利用电脑版微信上传或者用QQ群共享演示文件,完全达到了在会议室里面对面开会的效果。

    扶贫救困,“微”而不凡

2011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网友们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舆论焦点。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

发生在本月6号的辽源政协副主席被害一案,在确定发重大作案嫌疑后,通过微博、微信和交通广播等媒体渠道向社会发布协查通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根据广大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利用3天的时间就将案件侦破。

  二、一个现状,“微时代”下的手机依赖

  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让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低成本、丰富有趣,也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但是有的人没有让微信、微博帮助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达到更好的效果,反而将他们的时间打碎了,过于依赖智能手机,会让人懒得去分辨懒得去思考。走入“微时代”,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微信依赖症” 这种病症表现为:整个人被手机“俘虏”了,吃饭时捧着,坐车时拿着,如厕不离手,甚至连约会的男女朋友,也忍不住面对面各玩各的手机。沉浸在微信的世界里忘乎所以,捧着手机“自说自话”,跟朋友们分享旅行见闻,跟父母汇报平安,跟陌生人打招呼。

 有些人早上醒来便拿过手机,翻阅微信、微博。早晨起来看微信,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各种醒世恒言,各种美容、美食席卷而来。偶尔在微信内吐个槽——工作、心情、天气……吃早饭时,看手机APP推送的新闻;等电梯,掏出手机看微信或者玩游戏。如果不把手机带在身边,就会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经常下意识地寻找手机,有时手机在充电,却四处寻找,别人手机响起来,也会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口袋。
据统计,25%的人每天打开手机不少于30次,50%的人每天打开手机不少于10次,与手机过于亲密,往往忽略了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当听到家人的抱怨时,就会想到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同时,面对海量信息,有时候我们很难辨别真伪,情绪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正能量的舆论引导可以将微小的力量集聚成强大的力量,可是错误的舆论引导却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我们信息化建设中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舆情监测,它可以监测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在社会中的舆论导向,可以及时引导群众回避错误言论,向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

  三、一个提醒,“微”的过度易损身心健康

  在微时代,人们更容易患上“手机依赖症”。百度百科对“手机依赖症”给出了如下解释:“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过分依赖手机,将影响社交,影响心理。比如,一桌子人吃饭,一伙人开会,大多在低头玩手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
同时,长期一个姿势,造成颈椎的不适。所以我们现在倡导大家暂时的放下手里的工作,到走廊里一起松松筋骨,跳跳《第九套广播体操》,午饭后到胜利公园仰仰头,徒徒步,偶尔来到健身室感受一下瑜珈给人带来的宁静,希望大家在这个手机当道的微时代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微时代的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我个人理解,“微”是一种草根文化,是每一个网民都能够参与的文化,利用好这些微力量就会凝聚更大的智慧,希望我们每一个妇联人都能不遗余力的贡献自己的微力量,也许我们的微力量能够创造出妇联更大的辉煌。

责任编辑: 组织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吉林省妇女联合会主办